高温“催热”虚拟电厂,能否解决限电难题?
虚拟电厂能否大规模落地,催热取决于商业模式是高温否可行。 (视觉中国/图) 2022年8月26日,虚拟限电中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落户深圳。电厂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否难题该中心已接入分布式储能、解决数据中心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催热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高温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虚拟限电装机容量。预计到2025年,电厂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否难题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解决稳定调节能力。 虚拟电厂看不见、催热摸不着,高温是虚拟限电一个可以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目标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 例如,用电紧张时,虚拟电厂通过调节空调、电梯、汽车充电桩等用电需求降低整体用电功率。用户也可以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放电等形式将多余的电力提供给电网。 虚拟电厂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实际上,虚拟电厂并不是一项新发明。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虚拟电厂的由来可追溯到1990年代的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当时,中国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对各类用电负荷进行管理,以实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和计划用电。 进入2000年后,电力需求侧管理演变为电力需求侧响应,后者倾向于从市场供需的角度对负荷需求或用电模式进行调整。 “需求侧响应资源多种多样,存在互补性。”曾鸣解释,虚拟电厂的作用在于聚合各类用电负荷,根据电力供需关系,主动进行调节。 虚拟电厂的优势不仅包含灵活性,更体现在经济性上。过去,电网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调节主要利用的是发电侧电厂的资源,虚拟电厂则能够充分调动负荷端的资源。 据国家电网测算,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求,需要电厂及配套电网投资约4000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400亿—570亿元。峰值负荷需求,即最大用电需求。 另据华西证券研报,虚拟电需求侧响应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历史最低落户门槛,广州为了什么?
- 前三季度日照经济运行平稳回升 GDP同比增长6.9%
- 日照将修整人行道16万平方米
- 日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化发展 前三季度共发放6.2亿元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喜提“太空新居”
- 【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日照开发区力促纸上项目落地
- 日照机场本周末开放 市民可乘坐免费巴士前往
- 日照12处渔港环境得到有效整治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 日照森林公园向5A级景区发力 改造工程即将启动
- 日照技师学院学生夺中职技能大赛一等奖
- 五莲新聘教师“优培”再下乡
- 在“办不成事”窗口办事
- 全市人事政工业务专题培训班开班
- 日照市对2014年度市级水利移民培训项目进行验收
- 日照在用电梯数量超过4200台 技能竞赛促规范
- 噪声法实施首日至少查处7个案件,多部门将建立联动机制
- 治理“城市牛皮癣” 日照三人因乱贴小广告被抓
- 疏港大道K10+000至K13+000段实施半封闭施工
- 日照技师学院学生夺中职技能大赛一等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