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冷“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多难?
舜玉花园小区是集中济南较早采用类似集中供冷的居民小区,但仍有不少居民自行安装空调。供冷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图) “大量项目自己找上门。飞入”针对最近集中供冷的寻常火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钊颇有几分意外。百姓他曾参与设计国内多个集中供冷项目,多难其中就包括2022年夏天爆红网络的集中济南CBD集中供冷项目。 济南并不是供冷唯一对集中供冷寄予厚望的城市。从2004年我国首个城市级集中供冷项目——广州大学城项目运营开始,飞入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寻常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百姓至少有20个集中供冷项目处于运营或建设中,多难遍布北京、集中上海、供冷广东、飞入重庆、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 南方周末记者通过公开资料检索的8个国内较为大型的集中供冷项目中,根据体量不同,投资最高的达到50亿元,投资最低的也超过1亿元。 “电价走高是趋势,各个城市电力紧张,通过集中供冷就能实现晚上储能。此外,集中供冷还能实现减碳。”王钊如此分析越来越多城市选择集中供冷的原因。 更大的背景是,集中供冷得到了政策的支持。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到“积极推进南方地区集中供冷、长江流域冷热联供”。 不过,在集中供冷项目在多个省市如火如荼展开之际,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从未间断的争议。 “突然就火了,很多人都来打电话问我集中供冷是怎么一回事。”一位集中供冷项目运营公司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从业十多年,“从没见过这种景象”。 集中供冷拥有众多优势,减少区域内总装机容量,减少用户侧设备投资、机房面积以及维护成本等。2000年,我国即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鼓励各地区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冷。 王钊透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内参与区域能源项目研究、规划与设计最早也是最多的专业团体之一,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参与规划设计了超亿平方米的区域能源项目,其中已实施的建筑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在国内,集中供冷、区域供冷、区域集中供冷皆指同一件事。 简单而言,集中供冷是制冷站制备冷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末端,然后再经由回水管道回水。1962年,世界第一个冷热联供系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建成并投入运行。当时受技术限制,不论效果还是经济性,都无法与电压缩式制冷机相比。供冷公司难迈的一道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民办名校“转公”落地:家长最担心师资不稳定
- 新罗促专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链条完善
- 大学生“标配”花销过万 龙岩一些家长坦言负担重
- 龙岩新罗自加压力推进环保工作 改善水环境质量
- 千年经典向新行丨小贝壳雕出千年非遗 这是方寸间的海洋史诗
- 男子乘夜非法收购杉木 照样难逃打击
- 龙岩:黄牛在高速公路上演“斗牛计”
- 连城县曲溪乡多措并举政策助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 野生网红景点的几大“雷区”,请小心规避
- 龙岩连城光明行活动启动 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 私人院墙被喷涂广告 连城县法院调解赔偿
- 龙岩市领导专题调研龙津湖片区改造工作
- 《谭谈交通》被下架,“可能面临千万赔偿”?
- 17岁小伙杀死独居老人 邻居串门目睹尸体吓呆
- 龙岩上杭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加紧建设 2019年完工
- 长深高速路一货车突然自燃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 南京银行、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火速回应“结算行”事件:不承担资金风险
- 龙岩漳平上门服务强化渔业安全生产
- 龙岩永定区全面完成征兵初检工作 1630人参加
- 龙岩中城街道九一大沟梅林段完成改造 方便居民出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