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来的“城市美容师”
植树节将至,台湾每年的市美这个时候,在厦门的容师台企美格农艺都会迎来熙来攘往的踏青人群。作为台湾精致农业深耕大陆的台湾代表,美格农艺从2002年开始,市美每年植树节前后,容师都会让市民免费领取小树苗。台湾
美格农艺是市美厦门最早专业从事台湾优良种苗以及精品花卉引进的企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容师大陆改革开放,台湾台商陈琰熀瞄准机遇来厦门试水。市美从一家小小的容师苗圃做起,1993年,台湾他在厦门同安创办美格农艺,市美从台湾引入先进的容师农业技术、产品、服务等。由于闽台气候条件相似,因此十分有利于树种和花卉的引进、驯化和嫁接。美格农艺从台湾陆续引种了蝴蝶兰、栾树、小叶榄仁、风铃木、香水柠檬、树葡萄等,在福建试种成功后,再慢慢向外地推广。
如今,陈岱明和两个姐姐是美格农艺的接班人。陈岱明自小跟随父亲陈琰熀跨海而来,从中学到大学的16年求学生涯都在厦门度过。在他心中,厦门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从厦门环岛路绿化建设到同集路绿化和景观工程提升、同安埭头溪片区景观改造,厦门岛内外绿化建设中常常留下这位“城市美容师”的“妙手”。“我从小就对厦门有着深厚感情。”陈岱明说,每当走在路上,看到厦门的美丽中有着美格农艺的一份贡献,就感到格外欣慰。
美格农艺还是厦门许多市民和企业节假日喜欢去的研学、团建基地。100多亩的园区里,日本黑松、非洲象腿树等奇花异果随处可见,让人大开眼界。孩子可以在这里亲手做一把蒲扇,成年人则可自制组合盆栽带回家。这里就像一个城市的后花园,市民们随时可以来放松身心,亲近自然。
美格农艺讲解员陈春丽告诉记者,长期在室内环境,人们的五感是不敏锐的,而回到自然中,跟着讲解员一起用鼻子闻、耳朵听,用手触摸,大家才发现“原来大自然如此神奇”。比如园区里的山榄科神秘果,因果肉内含一种变味蛋白,能影响味蕾,食果后短时间内无论食酸(如柠檬)食苦(如奎宁),均会产生提甜的感觉。如今这种西非的神秘果,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
企业创办以来,苗木销售、植物租赁、城市景观工程等一直是美格农艺的拳头产品,在业界享有良好口碑。近年来,陈岱明从台湾嘉义大学引进了水耕垂直育苗技术和产品。他告诉记者,水耕垂直育苗不需土壤,只需把养分溶解于水中来供应植物生长。蔬菜种植在室内,通过植物灯来控制光照,一年四季产品质量稳定,没有农残,不受污染、台风等影响。而且水耕蔬菜纤维细、口感佳,可即食,在欧美国家十分流行。因此,他十分看好水耕垂直育苗在大陆的发展前景。
记者看到,美格农艺种植的水耕蔬菜品种繁多,有生菜、红苋菜、莴苣、小松菜、萝蔓等。种植设备形似一个书架,可垂直种植三层蔬菜,往室内一摆便是一面生机盎然的绿墙,让人赏心悦目。陈岱明说:“你看到我们是在种菜,但实际上我们不是卖菜,而是把整个设备租赁给客户,不但美化环境,而且三周大的菜苗种下去半个月就可以亲手采食。我们每两周提供一次菜苗更新、设备维护服务,新手也能轻松体验‘城市农夫’的快乐。”
目前,美格农艺的水耕垂直育苗项目渐渐在厦门推广开来,当地不少企业、学校等都是其客户。陈岱明表示,去年一年,厦门就新增了3家米其林餐厅,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让新式农业和高品质食材的市场越来越广。
2021年是厦门大学百年校庆,陈岱明特别挑选了两棵兰屿罗汉松盆景作为送给母校的礼物。它们是1995年从台湾跨海来厦门“安家”的,和当年入学的陈岱明一起见证了厦门的蝶变。陈岱明希望让这两棵友谊之树继续见证厦门的美好未来和两岸的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军事)
-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今年以来,各地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 ...[详细]
-
薰衣草、矢车菊都开疯啦邀你免费到“花海”赏花百个市民家庭可免费获赠“最美一瞬”本报记者 蒋月阳 那是一个什么地方,能吸引260多家影楼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那是怎样一片美景,能让北京、天津、南京,甚至 ...[详细]
-
本报记者 邢慧 靳凤清 在兆启黑陶,黑陶艺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现场制作黑陶。拉坯、修坯、压光、雕刻、烘干、烧窑,每一个工序都让文化记者们赞叹不已。 来自《潍坊晚报》的范国强说,以前他就听说过日照黑陶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司鲁炎)今年以来,日照街道按照“典型带、中间促、后进治”的思路,大力实施村级班子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谋划发展、引领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该街道对92个下辖村进行 ...[详细]
-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20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今年新批设南靖、同安、平潭综合实验区、邵武、霞浦、永春、上杭、东山等8个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台创园”)。自此,我省台创园数量达14个,实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嘭”地一声,还没等开车的汤师傅反应过来,车上所装载20多万元的玻璃瞬间就碎了一地。6月30日凌晨5点10分,在沈海高速公路710Km处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双方虽没有人员伤亡, ...[详细]
-
如今程怀花再不用提心吊胆啦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30多年来,程怀花和南涧村47户居民总有一块心病,每当到了雨季,夜里程怀花和老伴总是提心吊胆,生怕睡着后下起大雨灌进屋里。不过,从去年开始,程怀花每天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锋) 7月至9月,一场“渔味”十足的“海滩嘉年华”——2013日照渔家风情文化节将在水芙蓉大酒店停车场盛装上演。 届时,那里将“长”出一片原生态的“渔家部落”:以沙滩、大海为背景 ...[详细]
-
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仍坚持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这位82岁高龄、数十年如一日顽固坚持反华立场的美国政客,在政坛快要谢幕之时,却任性选择在台湾搞一次反华的“专场表演”,给本就紧张 ...[详细]
-
本报记者 靳凤清 邢慧 华静是山东人,也是《中国国门时报》的主编。昨天的活动现场,作为100名文化记者代表发言的她,用诗一般的语言,尽情倾诉了自己对日照的感情和热爱。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面朝大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