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浣熊“入侵”欧洲,“生态害兽”泛滥难解

  发布时间:2025-05-07 12:46:3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视觉中国/图)亮晶晶的黑眼睛上,蒙着一抹神秘的“黑色眼罩”。灵巧的前爪酷似人类婴儿的小手,可以紧握住圆滚滚的坚果。在很多人看来,浣熊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浣熊原产自北美,因常在水边作出清洗动作而得名“浣 。

(视觉中国/图)

亮晶晶的入侵黑眼睛上,蒙着一抹神秘的熊欧“黑色眼罩”。灵巧的洲生前爪酷似人类婴儿的小手,可以紧握住圆滚滚的态害坚果。

在很多人看来,兽泛浣熊是滥难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浣熊原产自北美,入侵因常在水边作出清洗动作而得名“浣熊”。熊欧然而,洲生当它们来到欧洲大陆,态害却登上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兽泛“黑名单”。

早在2020年1月,滥难德语日报《Grenz Echo》就报道称比利时东部浣熊泛滥,入侵将其称为“浣熊瘟疫”。熊欧2023年9月,洲生比利时当局再次披露称“5万只浣熊已在该国南部山区安家”。

当第一只北美浣熊踏上欧洲大陆时,商人们盘算着有利可图的皮毛生意。九十多年后,浣熊种群在森林、城市里泛滥成灾,生物入侵问题迫在眉睫。

为了控制浣熊扩散,欧洲部分地区默许或鼓励猎杀浣熊。不过,动物保护组织却称其为“大屠杀”,谴责“猎人们试图用所谓的物种保护口号和站不住脚的狩猎论据为大屠杀辩护”。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世界各地,当某个外来入侵物种(IAS)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时,直接猎杀成为不得已的治理方式之一。

“不过,这些措施通常需要谨慎规划和执行,以确保其有效性,并把不良影响最小化。”王豁说。

浣熊“瘟疫”

据比利时媒体9月4日报道,比利时正在同“入侵”的浣熊作斗争。当局承认,5万多只浣熊已经在比利时被森林覆盖的南部山区安家,采取捕杀方式消灭他们为时已晚。

比利时瓦隆的环境部门官员塞利娜·泰利耶(Céline Tellier)在受访时说:“这种动物看起来很可爱。不幸的是,在世界各地,入侵的外来物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退化的五大因素之一。”

“这是史无前例的,非常壮观的一次入侵。”埃里克·阿尔克马德(Eric Alkemade)是比利时列日市的一名职业猎人,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侵入危机出现以来,他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关于浣熊的电话。

在客户

  • Tag:

相关文章

  • 成都地铁被疑偷拍案开庭,涉事女子“差一个道歉”

    被怀疑藏有偷拍设备的鞋子。2023年11月3日,何均穿着这双鞋出庭。网络截图成都男子地铁被疑偷拍事件,缘起于2023年6月11日。当事人何均化名)在微博长文自述其在地铁被怀疑鞋面藏小型拍摄设备偷拍,后
    2025-05-07
  • 三庄镇:思路一“转”天地宽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李晓飞 刘晓燕)沿着三庄镇驻地向东走不到一公里,就来到该镇的工业集中区。抬眼望去,只见一排排标准厂房排列有序、一条条区内道路纵横交叉,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股蒸蒸日上的发展热
    2025-05-07
  • “常回家看看”入法引市民热议

    本报讯记者 张源)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儿女若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将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这一新鲜事引起市民广泛热议。7月3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
    2025-05-07
  • 日照城市建设凸显“人情味”

    关注市民需求 注重细节精致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郑伟刚)经常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会发现,市区主要路段的公交站变成了亭式结构,不仅能够挡风遮雨,还增加了座椅,满足休憩需求;常驾车的市民也会发现,海
    2025-05-07
  • 十五年后实施新一轮行动:粮食产能提升千亿斤

    2022年8月28日上午,北大荒集团江川农场有限公司的稻田里,九台大型收割机正在作业。人民视觉/供图)“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2024年3月12日,全国人大会议闭幕次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
    2025-05-07
  • 记者体验“创城”联合执法

        本报讯记者 王帅) 连日来,我市商务局、公安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城管执法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交警支队联合执法,对市区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
    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