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圈:可喜的经济信号
编者按 6月30日,小时喜的信号青岛胶州湾大桥、经济隧道正式通车,小时喜的信号日照与青岛的经济空间距离大幅缩短。一条路的小时喜的信号贯通,往往会伴之经济发展带的经济崛起,近日,小时喜的信号本报派记者赴青岛采访,经济并开设“日照青岛融合桥隧时代”专栏,小时喜的信号深入报道桥隧开通对正在建设蓝色经济区的经济日照所带来的影响、机遇。小时喜的信号敬请读者关注。经济 本报记者 曲亚平 胶州湾桥隧开通,小时喜的信号青岛“西进南下”的经济空间瓶颈彻底打通。
对于日照,小时喜的信号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信号。
沿204国道日照段北行,直接进入青岛滨海公路,穿越胶州湾隧道,1小时10分钟,青岛市区近在眼前。
“一桥、一隧”,日照借此融进青岛“一小时经济圈”。
“桥隧对日照青岛两座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许3到5年之后才能更加清晰。”青岛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展二鹏认为。
但毋庸置疑的是,两地的市民无论在心理上还是体验上,已经感受到这种距离的亲近。
“就像走亲戚一样。”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区域合作处处长周培强这样描述。
“妈妈打一个电话,随时可以回家吃饭,就跟从一个城市的这头跑到另一头似的。”在青岛打拼十几年的日照青年孙蕾说。
在胶州湾大桥和隧道,挂鲁L、鲁B号牌的车辆源源不断。它们承载着两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成一条壮观的区域经济流,加快推动着两市的相互融合。
地缘相近,同属半岛城市群,同属山东蓝色经济区,日照与青岛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
早在2004年,日照就提出“接轨青岛”,这样的选择有其特殊的战略意义。
审视山东地图,不难发现日照经济地理的深层内涵:鲁南接轨青岛的前沿阵地,联系半岛与鲁南的重要节点城市。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悬崖秋千”怎样设计才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 日照港“十二五”年吞吐量有望破3亿吨
- 儿童图书及电子类商品春节期间热销
- 日照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60期|149家公司暴露ESG风险,中国交建子公司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罚逾420万
- 日照市出证认证业务培训班举办
- 日照市谋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日照市将加快基层供销社改革与发展
- 奥运会“打卡下班”后,运动员们在干啥?
- 日照新闻网春联评选结束 获奖名单全揭晓
- 24日傍晚冷空气到访日照
- 日照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获表彰
- 我国发布可持续信息披露基本准则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市建委提升“三力”推进城市建设大发展
- 日照市春节期间社会稳定
- 我市现场督察监管场所安全
- 买卖仿真气枪被判无期,一位妻子的十三年诉讼路
- 市建委提升“三力”推进城市建设大发展
- 日照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获表彰
- 日照市六项措施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