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家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启用
主流日照讯 8月12日,海关工作人员在山海天海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内,家进对两辆装有澳大利亚进口牛肉的口肉大型集装箱货车进行开箱查验。这标志着我市港口结束了不能直接进口肉类的定监地启历史。
与此同时,该公司建成的市首冷链查验及储存一体化平台正式启用,日照及周边区域消费者将在家门口购买到品质更优、家进价格更低的口肉进口肉类产品。
今年4月,日照石臼港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获海关总署批准,管场成为我市首个拥有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的市首口岸。位于山海天的家进山东海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是该监管场地的经营单位。
指定肉类口岸是指肉类从境外进入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入境口岸,海关依法对货物实施监管。定监地启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投入运营后,管场货物将以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方式,直接运输到监管场地,通过海关现场办公、抽检,检验合格后通关放行。
山东海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黄海伟介绍,口岸获批以后,实现了进口肉类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以此为枢纽将带动周边冷链物流业和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更多优质的进口肉类,能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
目前,日照市有20余家备案的进口肉类贸易商,肉类加工企业对进口肉类的需求量非常可观。日照港周边诸城等肉类加工企业每年进口的肉类产品就有约7万吨。该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综合进口能力5.2万吨,冷库储存周转能力达25.7万吨,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市及周边地区对进口肉类的需求。
该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包括冷链查验及储存一体化平台、集装箱待检区、检疫处理区、检疫检验办公用房和现场查验技术用房。投入运营后,通过现场集中查验工作,样品抽检送检等工作,实现了进口肉类的证书联网核查核销、许可证的核销,也包括了合格评定出证等工作都在监管场地内完成,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输时间。
进口肉类一体化检验平台的投入使用,为海派冷链有限公司加快构建山东冷链物流的新集散中心,打造现代冷链物流及仓储型龙头企业带来了契机。“我们将依托这个平台,实现公司业务从区域化到全域化、多元化的服务转变,发挥辐射作用,打造集现场查验、仓储、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基地。”黄海伟说。
此前,我市没有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全部通过其他口岸“转口”交易。山海天紧抓“开放活市”战略重大机遇,打造肉类口岸监管场地,投入运行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口岸功能和对外开放水平,大幅降低进口肉类产品物流成本,带动山海天乃至全市食品产业和冷链物流业转型升级,为我市口岸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窗口平台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山海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文豪 通讯员 陈洪月)
(责任编辑:军事)
-
2025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肖杰 实习生 卢小璇)3月28日下午,2011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同道,副市长解世增在日照分会场收听收看。 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是,遏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滕聿刚)4月2日,日照市建筑业QC成果发布会召开。经专家评委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1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52项。 据了解,我市建筑业QC小组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建筑工程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火纸换成鲜花、佩戴祈福手链……4月5日,记者在市公墓管理处和千秋苑看到,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了绿色环保、文明安全的祭祀方式,祭祀活动规范有序平安和谐。 按照“追思、感恩、 ...[详细]
-
2025年2月8日,四川成都,市民在成都双子塔“打卡”哪吒电影雕像视觉中国/图)12025年春节档的电影中,《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封神2》、《哪吒2》)值得被放在一起说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梁作升) 3月27日,记者从日照市司法局获悉,我市为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已将公证纳入法律援助体系,每名执业公证员每年至少要办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 市司法局要求全市公证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裴颖) 今年清明假期,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结伴到户外踏春游玩,海滨、山地、公园随处可见相伴而来的游人。 记者4月5日从市旅游局获悉,清明假期,我市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主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记者从4月8日召开的全市消防装备建设评估工作会上获悉,自4月至6月份,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防装备建设评估工作。消防装备建设评估是提高消防战斗力的大事,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迫 ...[详细]
-
广州一锁匠在演示撞击开锁法。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备审年报中提到,有些地方规定,受过行政或刑事处罚的,终身不得从事开锁业。视觉中国|供图)2024年12月末,律师周世虹注意到,全国人大常委会 ...[详细]
-
捐书号召一出,晨刊上下找书忙 本报讯(记者 张守坤) “捐书了吗?你捐了几本书?”这几天成了晨刊记者编辑见面的招呼语。4月7日,本报刊登《如您有闲置图书请和晨刊联系》一文后,黄海晨刊迅速发起了“帮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