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在培训中心被同学咬脸受伤 涉事三方难达成一致意见
原标题:小女孩在培训中心被同学咬脸受伤 涉事三方难达成一致意见
雷先生供图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杨莉莉)近日,小女训中心被市民雷先生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孩培他女儿晨晨(化名)在昕艺尚皇家舞蹈培训中心上课时,同学脸被一名女同学咬出一圈牙印。咬脸事情过去十多天了,受伤涉事伤口已经结痂,达成以后会不会留下印记还难以确定,致意“我女儿每天都会问,小女训中心被她的孩培脸会好吗?作为家长真的很心疼。”雷先生无奈地说。同学
对于女童后续的咬脸治疗,涉事三方仍未达成一致。受伤涉事
事发
老师没注意到,达成直到孩子大哭才走过来
雷先生说,致意晨晨今年4岁,小女训中心被上个月刚刚在昕艺尚皇家舞蹈培训中心滨北校区交了学费。10月11日,他妻子送晨晨到该机构上课,随后像往常一样坐在楼下的休息室等晨晨下课。
“大概10点多,有家长在监控中看到,晨晨在课堂上大哭。”雷先生说,随后他妻子急匆匆跑到楼上,发现晨晨的脸上有明显的一圈牙印,伤口还在流血。来不及深究,他妻子和培训中心派的人一起带着晨晨到医院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并打了破伤风针。
雷先生说,在医院里,他看了老师带来的上课监控视频。“当时老师在排舞蹈动作,我女儿挨着墙站,随后另一名小女孩走过来,挨着我女儿站,估计是两个小孩靠得比较近,我女儿推了对方一下,两个小朋友就推搡起来,没想到对方猛地上前咬了我女儿一口。”
雷先生说,视频里显示,当时有两名老师在上课,但都没注意到这一情况,直到晨晨大哭才走过来。
交涉
另外两方都没明确表态,多次协商未果
事发后,培训中心垫付了治疗费用,对方家长也打来电话向雷先生道歉。随后,他们一起来到培训中心协商处理此事。
由于正在恢复期,今后晨晨的脸是否会留下疤痕,医生也无法确定。为了确保后续的康复治疗有人负责,雷先生要求培训中心和对方家长签署一份承诺书,保证若今后晨晨的脸上留疤,所需后续治疗费用由他们双方共同承担,并退还剩余培训费用等。
10月12日,培训机构给出处理结果,但发来的不是承诺书,而是一封信。信中说,事发当天,由于舞蹈老师正在纠正旁边两个孩子站立的位置,没有注意到两个小朋友发生推搡的情况,事后已第一时间对舞蹈老师做出严厉批评和处罚,并将全程关注晨晨的恢复情况。“我要的是一份承诺书,希望他们能明确表态,但培训中心只给了一封信,信里还在推卸责任,明显没什么诚意。”雷先生对此非常不满意。
雷先生说,事后他多次找培训中心,想要承诺书,但对方不接受。而对方家长则把问题都推给培训中心,事情直到现在也没解决。“我女儿每天都会问,她的脸会好吗?作为家长真的很心疼。”
回应
并未推卸责任,愿意承担后续治疗费用
前日,记者联系上该机构相关负责人贾先生。贾先生说,晨晨在培训中心被咬一事是事实,但他们并未推卸责任,事后中心多次与双方家长沟通,也愿意承担因此产生的治疗费用。
贾先生说,到目前为止,产生的一切费用培训中心都已经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包括家长提出的营养费用、误工费等,培训中心也会继续承担。同时,培训中心已对当时上课的老师进行了通报批评。
对于为何不愿签承诺书,贾先生说,小朋友的伤口是否会留疤,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培训中心无法马上做出承诺。“咬人女孩的家长也不同意,如果我们签了,对大家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贾先生说,鉴于三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他们也曾向雷先生提议,可以找第三方介入此事,从而达成公平的处理方式,但雷先生拒绝了。“他一定要让我们签一份协议。”
贾先生说,培训中心的态度很明确,绝不会推卸责任,也希望家长能与培训中心多沟通协商。
(责任编辑:民生)
-
12日,记者对中心城区的停车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地下停车场较为空荡临近中午时分,在中山街靠街心一侧的空地上,记者发现,这里已被四五十辆车“占领”,而位于此地的地下停车场则显得较 ...[详细]
-
本报记者 靳凤清12月24日一大早,记者跟着兴海路换热站站长路积玉一行入户、钻井,体验他们的艰辛。 当日凌晨,气温在零下8度左右。上午9点左右,记者在东港地税局见到了路积玉,他们一行七八个人,拿着测 ...[详细]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王增仕)今年以来,五莲县为3521名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541.5万元。为让更多的城镇居民享受这项惠民政策,五莲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扩大城镇医保覆盖面,全县已有5.95万人参加了城镇居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帅)“真是太可恨了!”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刘女士12月23日上午仍忿忿不平。 今年7月的一个中午,刘女士家的爱狗出门去玩,结果“一去不复返”, ...[详细]
-
从左至右:Michelangelo Pistoletto《地球仪》《减少的物品》1965-1966年),1966-1968年;Lucio Fontana《空间概念》,1961年;Lucio Fonta ...[详细]
-
自强不息 逆势飞跃——全市供销系统创新发展述评本报记者 王美莹 周伟近日,“走基层 看供销”采访组深入全市乡镇、农村采访,14天的时间里,采访组走访4个区县近20处乡镇供销社、专业合作社、连锁配送公司 ...[详细]
-
本报记者 蒋月阳 零下10度! “没有最冷,只有更冷。”今年入冬以来的气温一直在持续下降着,从大街小巷市民包裹的严实程度来看,大伙儿恨不得把家里的衣服全都套在身上。可不管天气有多冷,环卫工人们依然要坚 ...[详细]
-
本报记者 孟凡虎 村级文化大院内,城里人一曲抑扬顿挫的高歌激起了村民们的声声喝彩;社区广场上,来自大山深处一段段精彩舞狮表演博得了城里人的阵阵掌声…… 从“文化大篷车”下乡到“庄户剧团”进城,新潮的 ...[详细]
-
...[详细]
-
像战争年代支前那样支持部队海训 ——日照市党政军民连续十三年保障部队海上练兵纪实 本报记者 许静 本报通讯员 刘君 黄海前哨山东省日照市,素有山东海防一线“南大门”之称,是“锁钥京津固千里海防”之要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