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永定区:育秧机械化 增产又增收
春分节气临近,龙岩在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碧溪村的市永育秧棚内,记者看到,定区新一代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已经开始今年早稻的育秧育秧工作。在这样的机械流水线上,一个个秧盘“坐电梯”“穿山洞”,化增实现了育秧的产又全程机械化。这种新型的增收育秧方法,改变了传统人工育秧方式,龙岩大幅提升了育秧水平。市永
“这样的定区育秧方式,每亩可以节省用种量30%左右,育秧每亩节省成本20元左右,机械提高亩产量5%~10%,化增插秧比较精准,产又不需要补插秧苗。”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朱海斌在指导育秧时说。
连日来,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农村部门选派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墒情,强化田间技术指导,着力稳面积、增单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为做好全年粮食生产夯实根基。
陈安娣是永定区的种粮大户之一,承包600多亩粮田用于种植富硒大米和梯田大米。“智能化育秧方式省时省力,省种又高产,培育秧苗密度适中苗芽壮实,极大地提高了早稻育秧效率和质量。这几年,通过科学种地、机械化种地,我的种粮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信心一年比一年足!”陈安娣笑着说。
“今年,我们将从科学种田入手,向科技进步要粮食、要效益,提高亩产量、亩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太华告诉记者,2024年,永定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24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3.44万亩。为确保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有序推进,永定区农业部门抢抓时节,从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发展大户加快土地流转、保障农资储备、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大保障,真正把“粮袋子”变成老百姓增收的“钱袋子”。(记者 张杰 徐士媛 通讯员 熊川)
(责任编辑:百科)
-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四川消防救援力量迅速出动进行救援行动。视觉中国/图)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四十三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冯远去过大大小小的地震受灾现场。2025年1月 ...[详细]
-
市区又有30户住房困难家庭搬进廉租新房本报讯通讯员 秦树胜 申明 梁作华)4月6日上午,又有30户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市区住房困难家庭领到了廉租房新房钥匙,享受到我市住房保障政策带来的温暖。此次实物配租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王孝旭)第六轮包联工作中,市仲裁办根据市委关于实施与包联村党建共建的意见,思想重视,周密部署,积极与包联村建立共建机制,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共建活动,推动了包联工作扎实开展。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超前调研,掌握工作主动权,严格程序,发挥党组织主导性,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这是岚山区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坚持的原则。 岚山区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都带头对所辖村班子开展扎实深入 ...[详细]
-
李铁。视觉中国|图备受瞩目的李铁腐败案,有了最新进展。2024年12月13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国足原主教练李铁公开宣判,李铁被以受贿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 ...[详细]
-
受持续干旱和低温的共同影响,加上部分茶园越冬防护措施不当,去冬今春,我市茶园经历了罕见冻害。 3月24日,记者从全市春季茶园管理流动现场会议上获悉,一些采取科学防护措施的茶园已陆续上市,受冻较轻的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娟 通讯员 于怀征) 清明假期的好天气,让市民着实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把。然而,这样的好天气马上就要结束了,从4月7日起一股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市,10日至11日,还将有另一股冷空气造访,不 ...[详细]
-
受持续干旱和低温的共同影响,加上部分茶园越冬防护措施不当,去冬今春,我市茶园经历了罕见冻害。 3月24日,记者从全市春季茶园管理流动现场会议上获悉,一些采取科学防护措施的茶园已陆续上市,受冻较轻的陆 ...[详细]
-
工地内杂草丛生。“开开心心购买新房,想象着入住的那一天,现在却成了烂尾楼,何时能入住变成未知数,开心事变成了烦心事!”近日,高陂镇“恒地·中央&rdq ...[详细]
-
捐书号召一出,晨刊上下找书忙 本报讯(记者 张守坤) “捐书了吗?你捐了几本书?”这几天成了晨刊记者编辑见面的招呼语。4月7日,本报刊登《如您有闲置图书请和晨刊联系》一文后,黄海晨刊迅速发起了“帮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