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小伙沉迷游戏 花15410元买”虚拟游戏“金币
原标题:厦门一小伙沉迷游戏 花15410元买”虚拟游戏“金币
海峡网8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厦门一小伙沉迷游戏,厦门小伙戏金花15410元“买”虚拟游戏“金币”,沉迷结果钱没了,游戏游戏币也“不见踪影”。花元
昨日,买虚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了这起“重金”买“虚拟金币”的拟游案件。近期,厦门小伙戏金假客服诈骗警情多发,沉迷尤其是游戏买卖游戏装备中出现的假客服不少。
开启“购买最贵金币之旅”
热衷于游戏的花元小伙伴们都知道,在游戏的买虚世界里,不断通关升级是拟游最重要的,不断获得高级装备才是厦门小伙戏金硬道理。很多玩家为此而沉迷其中,沉迷通宵达旦,游戏甚至一掷千金。然而,就是因为游戏玩家的“豪气”,让许多犯罪分子瞄上了这个“市场”。
19岁的小杨刚工作不久,是一名“光明大陆”的游戏玩家。8月10日,小杨在玩游戏的时候,看到聊天界面上有人抛售游戏币,就和对方聊起来,并添加了一自称是“担保客服”的QQ,了解具体充值情况。
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小杨扫描后登录该充值平台,选择了300元的“49500晶石+30万金币+3件创奇装备”的套餐。让小杨没想到的是,这“开启”了他没完没了的“购买最贵金币之旅”。
被“客服”骗走15410元
小杨付了300元后,对方说需要充值1500元“保证金”才能够发货。
小杨付了1500元,对方又称因为小杨没有填写用户资料里的银行卡信息,导致账户被冻结,如需解冻,还得再交4805元。小杨又付了4805元,对方又以“充值超时”为由,要求小杨再次支付8805元。小杨付完8805元,对方承诺“三天内发货,并将前面款项一并返还”。
就这样,在“客服”的忽悠下,小杨被骗走15410元。可是,三天过后,小杨并没等到对方的承诺。8月14日,发现实在联系不上对方后,小杨才选择报警。
导报记者查询发现,昨天黄金市价330元/克,15410元可以买46.7克的黄金。而小杨因热衷于游戏,把这笔钱通通“贡献”给了“游戏客服”,而且最后钱款和说好的“金币”全都打了水漂。
警方提醒
上周有三种诈骗多发
上周,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共接到虚假信息以及盗窃银行储户类报警共179起,其中盗窃银行储户的诈骗33起,电信诈骗34起,网络诈骗112起。
另外,上周多发诈骗类型主要有三类,分别为冒充客服诈骗37起、贷款类诈骗32起、商品交易类诈骗29起。
警方提醒,玩家们买卖游戏装备应在游戏官网进行,不要轻信一些陌生人发送的“低价”、“折扣”的游戏信息,不要脱离游戏官网在线下进行交易。
(责任编辑:社会)
-
AI洪流之下,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科创力数据库聚焦144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基于研发投入60%)、研发产出20%)、公司发展20%)三大 ...[详细]
-
在全球经济深度交融的当下,中小外贸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活力因子,对推动贸易增长、稳定就业意义重大。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以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契机,不断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破解中小 ...[详细]
-
意外险被称为生活中的防漏补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作为猫抓狗咬、摔跤骨折都能保的“全能选手”,它的身影无处不在。为了抵御这些不可预见的风险,意外险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今天,我们就通过简单的案例,来深 ...[详细]
-
一、案例简介2019年,小张购买了一份年交保费6000元的重疾险,但去年因公司裁员收入减少,缴纳保费困难。今年,他在社交平台看到“专业团队代理退保,全额返还”的广告,在联系对方后,被要求提供身份证、保 ...[详细]
-
有“四叔”之称的香港地产富豪、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去世了。3月17日,据恒基兆业地产官网发布消息称,“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沉痛宣布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大紫荆勋贤,痛于今天黄昏 (公历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七 ...[详细]
-
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日为5月1日至5月5日,随着我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跨国旅游热潮涌动,“五一”假期跨境旅游高峰相继拉开帷幕。有计划五一期间出行旅游的旅客朋友们还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详细]
-
近年来,以“退保理财”为名的金融诈骗频发,不法分子通过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伪造文件等手段诱导消费者退保并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导致资金损失。本文通过案例解析骗局手法,提示消费者正确认识保险功能,警惕高息诱惑 ...[详细]
-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2024年度厦门市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简称“中小集群”)绩效考核工作开始,最高给予60万元资金支持,旨在提升厦门市中小企业产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 ...[详细]
-
2021年9月9日,劳荣枝一审被判死刑。劳荣枝案中出现“占坑式辩护”。视觉中国/供图)占坑式辩护正成为热点案件办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从杭州“保姆纵火案”,到“劳荣枝案”“吴谢宇案”,均存在类似情 ...[详细]
-
近年来,以“退保理财”为名的金融诈骗频发,不法分子通过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伪造文件等手段诱导消费者退保并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导致资金损失。本文通过案例解析骗局手法,提示消费者正确认识保险功能,警惕高息诱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