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了,伟换工作没了,房随压力没了,想录
早出晚归的伟换紧迫感也没了,一觉睡到自然醒,房随醒来干吗呢?想录等吃、等睡,伟换十指空悬、房随四顾茫然,想录不知所措,伟换惶惶不可终日,房随如此焦虑,想录说明心态还滞留于峥嵘岁月,伟换状态却直抵退休。房随其实,想录
人生下半场开始了,生态环境突变,最好的脱敏方式:换住址。上班后,梦想往工作单位靠,避免上下班拥堵;娶妻后,梦想往夫人单位靠,方便夫人睡懒觉;当爹后,梦想往学区房靠,咸鱼翻身靠读书啊;退休后,为自己选址换房,这回不是黄粱梦想。最好搬到内环外,远离尘嚣。风声雨声竹叶叩窗声,却无杂声,但不能远离三甲医院。最好选址地铁口,老友一只电话,随时赶赴市区任何角落,午宴叙谈。饭后,转到静安寺,沿南京西路往东,左顾右盼,浏览橱窗,从兴奋到亢奋,重返“有一子、无负担、显年轻”征婚时代的激情。过了西藏路,就是南京路步行街,那里分岔路口的包子店铺,百年老店还在,儿时口味的糕点还在,还有旧弄堂里的老朋友,累了不妨进去落脚歇歇。逛南京东路,怀旧很方便。怀旧,与青春触电。跨过河南路,踏上南京东路地铁站,愉快走完十里洋场,完成每天两万步的健身指标,岂不快哉?最好落户地铁终点站,这样散完步,坐上地铁,敢于垂头而睡,不怕坐过站。最好地铁到家的车程一小时,一个午觉时辰,醒来恰好到家。然后精力充沛做自己想做的事。面窗而坐,看书之余,有感而发,忍不住下笔,挥笔生风,如有神助。累了站起,徘徊于墙下,看看墙上朋友写的字、古人撰的联。最好选在底层, 围上竹篱独院。除了冬天,其他三季,早晨傍晚,坐在户外,与社会隔而不绝,保持彼此距离,要有边界感。刺猬般生物状存在,彼此欣赏,成就彼此诗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着邻居进进出出,噢,这个世界并非仅剩有我一人。看着小孩们背着书包进进出出,周末吵吵闹闹,奔奔打打,你会被稚气感染,这叫“精神吸氧”,而且免费,岂不快哉?最好院子里放一桌二椅,始终若有所待,依然有约不来,永远《等待戈多》,始终活在期待中,这不是人生吗?与“空”面对面,颇有禅意。最好桌椅铁铸,裸露庭院,风吹雨打,皮老骨硬;天天暴晒,永不褪色。天远地自偏,来客一定是莫逆于心的性情人物。最好远客驾到之前,绿格子台布铺在铁铸桌上。厚台布,拥有玉般温情的手感,在此,可以喝茶,可以喝酒,可以抽烟,可以松开皮带纵声大笑,老夫聊发少年狂,岂不快哉?终于退休了,可以不被家庭、孩子、社会羁绊。下半场启幕了!岂不快哉?原标题:《夜读 | 李大伟:换房随想录》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王瑜明 来源:作者:李大伟